孩子上课坐不住、成绩差?警惕多动症!
在校园里,不少老师会向家长反映:有些孩子上课总是坐不住,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摆弄文具,甚至擅自离开座位;作业拖沓马虎,成绩也不理想。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这是孩子调皮、不听话,但实际上,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 多动症。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并干预,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会持续存在,并对孩子的学业、社交、情绪等多个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多动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男孩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女孩。值得注意的是,多动症并非孩子故意 “捣乱”,而是由大脑神经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需要科学的干预和引导,而非简单的批评指责。
多动症的典型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患儿很难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比如上课无法专注听讲,容易被窗外的声音、同学的小动作等无关刺激吸引;做作业时频繁分心,拖拖拉拉,错误百出;对细节缺乏关注,经常因为粗心大意犯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他们在进行需要持续专注的活动时,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
多动好动
患儿的活动量明显多于同龄孩子,且难以安静下来。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会不停地扭动身体、玩弄物品,甚至离开座位走动;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图书馆、电影院等,也无法遵守秩序,总是跑来跑去、爬上爬下。即使在休息时,他们的手脚也停不下来,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冲动任性
这类孩子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比如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讲课,抢答问题;与同学相处时,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打架;遇到挫折时,情绪容易失控,出现哭闹、发脾气等行为。这种冲动行为不仅影响人际关系,还可能给自身带来安全隐患。
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
学业方面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多动症患儿在学习上往往表现不佳。他们难以跟上课堂进度,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作业完成质量差,成绩落后于同龄人。长期下来,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业发展。
社交方面
患儿的冲动行为和难以遵守规则的特点,会让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遇到困难。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被孤立、排斥,导致社交能力发展受阻,影响心理健康。
家庭方面
孩子的异常行为可能会让家长感到困惑、焦虑和疲惫。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家庭氛围也可能因此变得紧张,影响亲子关系。
如何应对多动症?
及时就医诊断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行为观察、量表评估等方式,明确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综合干预措施
多动症的干预需要家庭、学校和医院的共同配合。常见的干预方法包括行为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等。行为治疗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奖惩机制等,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治疗则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药物治疗在必要时能有效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
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包容,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在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培养专注力,多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进步。学校老师也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调整教学方式,为孩子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融入集体。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的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为患儿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医院努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助力孩子解决健康问题,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