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些表现,可能是多动症在作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调皮好动似乎是常态,很多家长往往把孩子的一些 “出格” 行为归结为性格活泼。但实际上,当某些行为频繁出现且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生活时,家长们就需要警惕了 —— 这很可能是多动症的信号。多动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若能早发现、早干预,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始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它并非孩子故意 “不听话” 或 “调皮捣蛋”,而是由于大脑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发育相对滞后,导致孩子在注意力、行为控制和情绪管理等方面存在困难。多动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比较常见,孩子往往同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的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总是 “三分钟热度”
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这类孩子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在学习上,他们可能表现为上课无法认真听讲,容易被窗外的声音、同学的小动作吸引;写作业时磨磨蹭蹭,频繁发呆,一道简单的题目也需要反复提醒才能完成;阅读书籍时,常常漏看字、看错行,难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显得 “心不在焉”,比如家长交代的事情转眼就忘,整理书包、收拾玩具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有条理地完成任务。这种注意力的缺陷并非孩子主观上不想集中,而是他们的大脑难以过滤无关信息,无法将注意力稳定地集中在目标事物上。
多动好动:停不下来的 “小马达”
多动好动是多动症孩子给人的直观印象。这类孩子似乎永远有使不完的精力,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也难以保持安静。比如,在课堂上,他们会不停地扭动身体、玩弄文具,甚至离开座位走动;在电影院、图书馆等场所,也无法遵守纪律,容易打扰他人。
即使在休息时,他们的手脚也闲不住,会不自觉地敲桌子、踢椅子,或者跑来跑去,很少能安静地坐下来看一会儿书、玩一会儿玩具。这种过度的活动量不仅让孩子自己疲惫,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冲动任性:做事不顾后果
冲动是多动症孩子另一个显著的表现。他们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判。在与同伴交往中,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发生冲突,比如抢玩具、推搡同学,事后又很快后悔;在课堂上,不等老师把问题说完就抢答,甚至打断老师讲课;在生活中,想要的东西必须立刻得到,否则就会哭闹、发脾气,难以等待和忍耐。
这种冲动行为不仅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还可能导致意外发生,比如未经允许就去触碰危险的物品,或者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
学习困难:成绩波动大且难以提升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问题,多动症孩子在学习上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他们难以跟上课堂进度,知识点掌握不扎实,成绩波动较大,尤其是需要持续专注的科目,如语文、数学等,表现可能更差。
同时,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比如看错题目、写错数字、漏写答案等,并非因为知识点不会,而是难以集中精力完成整个过程。长期下来,孩子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自卑心理。
社交问题:难以融入集体
多动症孩子在社交方面也容易遇到阻碍。他们可能因为过于冲动而不懂得尊重他人,比如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或者因为多动的行为让同伴感到不适,难以建立稳定的友谊。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可能无法遵守规则,难以配合他人完成任务,从而被同伴排斥。
长期的社交受挫会让孩子变得孤僻、敏感,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如何区分正常调皮与多动症?
很多家长难以区分孩子是正常的调皮还是患有多动症,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行为的频率,多动症孩子的异常行为会比同龄孩子频繁得多;二是行为的场合,正常孩子在严肃场合能适当控制自己,而多动症孩子在任何场合都难以控制;三是行为的影响,多动症孩子的行为会明显影响学习、社交和生活,而正常调皮孩子的行为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表现符合上述多数情况,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医疗领域,为各类儿童疾病提供诊疗服务。医院有经验丰富的儿科专家团队,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就医环境舒适。在多动症等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着一定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医院采用综合治疗方式,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为每个多动症孩子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助力孩子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