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为什么不会进行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社交和认知发展方式,比如模仿大人做饭、假装自己是 superhero 等。然而,许多孤独症孩子在这方面存在明显困难,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重复摆弄物品,而非参与想象性的假装游戏。这种现象背后,与孤独症孩子的认知模式、社交能力和情感理解等多个层面的特点密切相关。
认知发展特点的影响
孤独症孩子的认知方式往往具有 “具体性” 和 “ literal 性”,难以理解抽象的想象和象征意义,这是他们不擅长假装游戏的核心原因之一。
假装游戏的本质是通过想象将物品或行为赋予非真实的意义,比如用积木当 “手机” 打电话,或把小凳子当作 “小马” 骑。但孤独症孩子更关注事物的实际功能,对 “替代” 和 “象征” 的理解存在障碍。他们可能会执着于积木本身的形状、质地,而非将其想象成其他物品;看到小凳子时,只会意识到它是用来坐的,难以理解 “骑小马” 的象征性玩法。
此外,孤独症孩子的执行功能(如规划、灵活转换思维)通常较弱。假装游戏需要孩子在脑海中构建虚拟场景、规划游戏步骤,并根据互动随时调整行为,而这些复杂的思维过程对他们来说挑战极大。例如,在 “过家家” 游戏中,孩子需要扮演 “妈妈”“宝宝” 等角色,切换不同的对话和行为模式,这对孤独症孩子的思维灵活性是很大的考验。
社交沟通能力的局限
假装游戏往往需要与他人互动,涉及轮流、合作、共同遵守游戏规则等社交技能,而这正是孤独症孩子的薄弱环节。
孤独症孩子在社交互动中缺乏主动性和回应性,难以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绪,也不擅长通过语言或非语言信号(如眼神、表情)与同伴配合。在假装游戏中,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同伴的 “邀请”(如 “你来当医生吧”),也不会主动发起互动(如 “我们一起玩做饭吧”),往往更倾向于独自玩耍,而非参与需要协作的假装游戏。
同时,语言沟通的滞后也会阻碍假装游戏的开展。许多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迟缓,难以用语言表达想象中的情节或角色,也无法理解游戏中需要的虚构对话(如 “宝宝,该吃饭了”)。语言的局限性使得他们难以参与需要交流的假装游戏,进一步降低了对这类游戏的兴趣。
情感理解与共情能力的不足
假装游戏常常涉及对角色情感和内心状态的模仿与理解,比如假装 “宝宝生病” 时要表现出关心,或扮演 “害怕” 的角色时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但孤独症孩子在情感识别和共情能力上存在明显缺陷,难以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这也限制了他们参与假装游戏的可能性。
他们可能无法区分真实情感和假装情感,比如在游戏中假装 “生气” 时,会难以理解这只是游戏需要,而非真实的情绪;也无法体会到游戏中角色的 “开心”“难过” 等感受,导致无法融入假装的情境。这种情感理解的不足,使得他们在假装游戏中难以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自然也就缺乏参与的动力。
兴趣偏好与行为模式的影响
孤独症孩子通常有狭窄而固定的兴趣爱好,且行为模式具有重复性和刻板性,这也会让他们对灵活多变的假装游戏缺乏兴趣。
他们可能会痴迷于物品的排列、旋转等重复性动作(如反复排列玩具车、旋转瓶盖),这些行为能给他们带来可预测的感官体验和安全感。相比之下,假装游戏的情节和玩法具有不确定性,容易让他们感到焦虑或不适,因此更愿意选择熟悉的重复行为,而非尝试新的、需要想象的游戏方式。
此外,孤独症孩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假装游戏中场景、角色的转换可能会打破他们熟悉的秩序感,引发抵触情绪。例如,原本用积木搭建 “房子”,突然被同伴改成 “汽车”,这种变化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或烦躁,进而拒绝继续参与游戏。
如何引导孤独症孩子尝试假装游戏?
虽然孤独症孩子在假装游戏方面存在困难,但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相关能力。
家长或干预者可以从简单的 “功能性游戏” 入手,先让孩子理解物品的基本功能(如用杯子喝水、用勺子吃饭),再慢慢引入简单的假装元素,比如 “用玩具杯子给小熊喝水”。这种从真实到虚拟的过渡,能降低孩子的理解难度。
同时,利用孩子的兴趣点设计假装游戏会更有效。如果孩子喜欢汽车,可以设计 “汽车加油站” 的游戏,用积木当 “加油机”,引导孩子假装 “给汽车加油”;如果他们痴迷于旋转物品,可以假装 “洗衣机在转”,让孩子参与 “放衣服”“取衣服” 的假装动作。结合兴趣能提高孩子的参与意愿,让他们在熟悉的领域中逐步体验假装游戏的乐趣。
另外,成人的示范和引导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亲自扮演角色,用夸张的动作和简单的语言展示假装行为(如拿起玩具电话说 “喂,爸爸吗”),并邀请孩子模仿。在游戏过程中,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当孩子做出假装动作时,用具体的语言肯定(如 “你在用勺子喂小熊吃饭,真棒”),帮助他们理解和强化这种行为。
孤独症孩子不会进行假装游戏,是由他们的认知特点、社交能力和行为模式共同决定的,并非故意 “不配合”。通过理解这些深层原因,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帮助他们逐步理解想象和象征的意义,提升社交互动能力,许多孩子都能慢慢学会参与简单的假装游戏,这对他们的认知发展和社交融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领域,是一家集医疗、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汇聚了众多经验丰富的儿科专家,他们在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为儿童提供精准的检查与诊断。在服务方面,医院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助力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