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三大典型症状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可能不擅长与人对视,对熟悉的旋律有着近乎执着的偏爱,或是对细微的声音格外敏感。这些看似 “特别” 的表现,或许与自闭症有关。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在儿童早期就会显现。了解自闭症的三大典型症状,能帮助我们更早地识别并理解他们的世界。
一、社交沟通障碍:难以搭建的情感桥梁
社交沟通障碍是自闭症核心的症状之一,主要体现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个层面。
在语言交流方面,部分自闭症儿童可能开口说话较晚,甚至终身没有语言。有些孩子虽然会说话,但语言表达缺乏实用性,比如只会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回声语言),或者反复念叨一些与当前场景无关的词汇。他们难以理解语言中的隐喻、幽默或双关语,只能接受字面意思。例如,当别人说 “外面下刀子了”,他们可能会真的认为天空在掉刀子。
非语言交流的障碍则更为明显。自闭症儿童通常避免与人眼神接触,眼神游离或凝视远方,仿佛无法通过目光传递情感。他们也很难理解他人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比如无法从他人皱眉的表情中察觉对方的不满,也不会用挥手的动作表示再见。在集体环境中,他们往往难以融入同伴的游戏,不知道如何发起互动或回应他人的邀请,常常独自玩耍。
二、兴趣范围狭窄且行为刻板:重复不变的生活节奏
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往往局限在特定领域,且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执着。他们可能对旋转的物体(如风扇、车轮)、排列整齐的物品(如积木、瓶盖)或特定的声音(如电子设备的杂音)产生浓厚兴趣,甚至可以专注数小时而不感到厌烦。相比之下,他们对普通儿童喜欢的玩具、游戏或故事则缺乏兴趣。
行为刻板是另一显著表现。他们会坚持固定的生活流程,比如每天必须沿着同一条路线上学、用特定的杯子喝水、睡觉时必须抱着某件物品。一旦这些习惯被打破,他们就可能出现情绪失控,如哭闹、尖叫或反抗。此外,一些孩子还会出现重复的肢体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踮脚走路等,这些动作在他们感到焦虑或兴奋时可能会更加频繁。
三、感知觉异常: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
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系统常常处于 “失调” 状态,他们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的反应与常人不同,主要分为过敏和迟钝两种情况。
听觉过敏较为常见,一些轻微的声音(如翻书声、冰箱的嗡嗡声)在他们听来可能如同噪音,导致他们捂耳躲避;而对于强烈的声音(如鞭炮声),他们却可能毫无反应。视觉上,他们可能对闪烁的灯光、鲜艳的色彩格外敏感,或者执着于观察物体的某一细节(如书本上的一个小图案)而忽略整体。
触觉方面,有些孩子拒绝被拥抱或触摸,对衣物的材质异常挑剔,只能穿柔软的纯棉衣物;而另一些孩子则喜欢通过触摸、嗅闻来探索物体,比如反复触摸墙壁、闻别人的头发。此外,他们对疼痛、温度的感知也可能异于常人,比如摔倒后不易哭泣,或者对冷热刺激反应迟钝。
自闭症的这三大典型症状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成长。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表现程度不同,并非所有孩子都会出现上述全部症状。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其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干预。早期干预能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理解和接纳,是我们走进他们世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