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感知觉异常表现
自闭症儿童常常会展现出一些与普通孩子不同的行为,这些行为很多时候源于他们感知觉的异常。感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而自闭症孩子的感知系统就像一个 “失调的接收器”,对各种外界刺激的处理方式异于常人。了解这些异常表现,能帮助家长和相关人士更好地理解自闭症儿童,为他们提供更适宜的支持。
一、听觉感知异常表现
听觉是自闭症儿童容易出现异常的感知觉之一,主要分为过敏和迟钝两种情况。
听觉过敏的孩子,对日常环境中的声音反应极大。比如窗外的雨声、翻书的沙沙声,在他们听来可能像雷鸣般刺耳。有孩子听到吹风机声音会立刻蜷缩身体,甚至出现呼吸急促、情绪崩溃的状况。他们的耳朵仿佛能捕捉到声音里细微的 “杂音”,这些常人忽略的信息不断冲击着他们的神经。
听觉迟钝则呈现相反状态,一些自闭症儿童对呼喊声、敲门声等无明显反应,仿佛置身于 “隔音罩” 中。即使老师在课堂上多次点名,他们也可能毫无察觉,这并非故意无视,而是听觉信息在传递到大脑的过程中出现了 “过滤失灵”。
二、触觉感知异常表现
触觉异常让自闭症儿童在与外界接触时充满困扰。
触觉敏感的孩子,对衣物的触感极度挑剔,标签的摩擦、面料的粗糙都会让他们坐立难安,有的孩子甚至只愿意穿特定材质的衣服。拥抱、牵手等肢体接触也会让他们抗拒,可能会突然挣脱或哭闹,这是因为他们的皮肤仿佛覆盖了一层 “放大镜”,将触觉刺激放大了数倍。
而触觉迟钝的孩子,对疼痛的感知较弱。即使不小心被尖锐物品划伤,也可能只是轻微皱眉,不会像普通孩子那样哭闹。他们可能会通过用力拍打自己、碰撞物体来寻求强烈的触觉刺激,以此确认自身的存在感。
三、视觉感知异常表现
视觉世界在自闭症儿童眼中往往是 “变形” 的。
部分孩子存在视觉偏好,会对旋转的物体,如风扇、车轮,或者闪烁的灯光表现出痴迷,能长时间凝视不转移视线。相反,他们对人脸的关注度较低,与人交流时眼神躲闪,很难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中捕捉情绪信息。
还有些孩子对光线敏感,在强光环境下会频繁眨眼、眯眼,甚至用手遮挡眼睛;而在昏暗环境中,他们反而能更放松。另外,空间感知的偏差让他们在行走时容易撞到家具,上下楼梯时也难以把握台阶的高度和距离。
四、味觉与嗅觉感知异常表现
味觉和嗅觉的异常主要体现在对食物和气味的选择上。
味觉方面,自闭症儿童多有挑食、偏食的问题。有的只吃白米饭、面条等单一食物,拒绝尝试新口味;有的则偏爱味道浓烈的食物,如极酸、极咸的食品,仿佛只有强烈的味觉刺激才能让他们感受到食物的存在。
嗅觉异常的孩子,会对某些常人能接受的气味表现出厌恶,比如饭菜的香味、花香,可能会让他们捂住鼻子逃离;但对汽油味、塑料味等特殊气味,却可能表现出浓厚兴趣,会主动去闻这些气味。
五、本体觉与前庭觉异常表现
本体觉和前庭觉的异常影响着自闭症儿童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本体觉异常的孩子,动作协调性较差,跑步时可能姿势怪异,容易摔跤;在进行穿衣服、系鞋带等精细动作时,手指不够灵活,完成起来十分困难,这是因为他们难以准确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动作幅度。
前庭觉异常的表现则较为极端,有的孩子喜欢不停地旋转、摇晃,而且不会像普通孩子那样感到头晕;有的则对荡秋千、坐电梯等活动极度恐惧,只要处于这些环境中,就会出现紧张、哭闹、身体僵硬等反应。
这些感知觉异常相互交织,给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他们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自理。家长若发现孩子有类似表现,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早发现、早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的状况。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儿童健康的医疗机构,为广州市医保定点单位。医院汇聚了国内外知名儿科专家,在儿童发育行为、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有丰富经验。针对自闭症等病例,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独创 “三维一体 1:1:1 脑神经核心康复体系”,融合多种手段为患儿提供康复方案。同时,医院注重患儿心理感受,打造温馨就诊环境,提供一站式服务,配备国际先进诊疗设备,为精准诊疗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