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时间 (无假日医院) 8:30-18:00

这里是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网站

网站首页 天使品牌 天使医生 天使动态预约挂号 联系我们 来院路线
当前位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 小儿发育行为科 > 自闭症 >

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会等待?

  等待,是社交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 排队时需要等待,他人说话时需要等待,想要的东西暂时得不到时也需要等待。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学会等待往往格外困难,他们可能因无法立刻获得想要的物品、无法马上开始喜欢的活动而出现情绪爆发、哭闹甚至攻击性行为。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会等待,不仅能减少他们的情绪问题,还能为融入集体生活、适应社会规则打下基础。
 
  自闭症儿童难以等待的原因
 
  理解自闭症儿童难以等待的背后原因,是有效引导的前提。这些原因与他们的认知特点、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交理解密切相关。
 
  首先,他们对 “时间” 的概念模糊。普通孩子能通过日常经验理解 “一会儿”“等几分钟” 的含义,而自闭症儿童往往难以感知时间的流逝,无法判断 “等待” 会持续多久,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他们感到焦虑。例如,当家长说 “等妈妈洗完碗就陪你玩”,孩子可能因不知道 “洗完碗” 需要多久而立刻哭闹。
 
  其次,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当愿望不能立刻实现时,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容易瞬间失控,无法像普通孩子那样通过自我安慰(如 “再等等就好了”)缓解焦虑,只能通过哭闹、打滚等方式表达不满。
 
  此外,他们的 “自我中心” 倾向较明显,难以理解他人的需求和规则的必要性。在他们看来,“我想要的就应该马上得到”,不明白为什么要为他人的需求(如别人正在使用玩具)而等待,也难以理解 “排队”“轮流” 等社交规则的意义。
 
  从 “短时间等待” 开始,建立等待的 “安全感”
 
  自闭症儿童的等待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从几秒钟的短时间等待开始,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建立对 “等待” 的安全感,再逐步延长等待时间。
 
  初期可以从 “有明确结果的等待” 入手。例如,给孩子递零食时,先让他们伸出手等 2-3 秒,再把零食放在他们手上;玩玩具时,家长拿着孩子喜欢的玩具,说 “等一下”,停顿 1-2 秒后再递给他们。每次等待后,立刻给予奖励(如物品、表扬),让孩子明白 “等待一小会儿,就能得到想要的”,将 “等待” 与 “积极结果” 关联起来。
 
  随着孩子适应,逐渐延长等待时间,但每次延长幅度不宜过大(如从 3 秒增至 5 秒,再增至 10 秒)。同时,用具体的动作或声音标记等待的开始和结束,如说 “开始等” 时竖起一根手指,等待结束时说 “可以了” 并拍手,让孩子通过感官信号理解等待的界限,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利用视觉工具,让 “等待” 变得可感知
 
  视觉工具能将抽象的 “等待” 转化为具体的视觉信号,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等待的时长和进程,减少因未知而产生的抵触。
 
  计时器是常用的工具。选择有明显视觉提示的计时器(如沙漏、电子计时器的数字变化),当需要孩子等待时,将计时器放在他们能看到的地方,说 “等沙子漏完(或数字到 0),我们就开始玩”。例如,看电视前告诉孩子 “先等 5 分钟沙漏漏完,再开电视”,让孩子在观察沙漏的过程中感知时间的流逝,明白 “等待是有终点的”。
 
  等待卡片能明确等待的场景。制作简单的卡片,上面画着 “排队”“坐在椅子上” 等图案,当需要孩子等待时,出示卡片并说 “我们现在要像卡片上一样等待”。例如,在游乐场需要排队时,出示 “排队” 卡片,让孩子通过图片理解当前需要等待的规则。
 
  流程图适用于复杂场景的等待。例如,制作 “吃点心” 的流程图:“洗手→等待妈妈拿点心→吃点心”,用图片展示每个步骤,让孩子明白 “等待” 是流程中的一环,完成后就能进入下一步。流程图能让孩子清晰了解等待的前后顺序,减少焦虑。
 
  结合 “正向强化”,鼓励等待行为
 
  当自闭症儿童在等待中表现出进步时,及时的正向强化能让他们感受到 “等待” 带来的积极反馈,从而更愿意主动等待。
 
  即时表扬要具体。当孩子成功等待后,家长可以说 “你刚才等妈妈拿玩具时没有哭闹,做得真好”,而不是笼统的 “你真棒”。具体的表扬能让孩子明白 “哪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强化他们对等待行为的认知。
 
  小奖励能增强等待的动力。可以准备孩子喜欢的小零食、贴纸或额外的游戏时间作为奖励,当他们完成预设的等待目标(如等待 1 分钟)时,立刻给予奖励。例如,约定 “排队等待滑滑梯时不推人,就能得到一个贴纸”,让孩子为了奖励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
 
  活动衔接让等待更有吸引力。在等待后安排孩子喜欢的活动,让他们将 “等待” 与 “愉快体验” 关联起来。例如,告诉孩子 “等我们看完这本书,就去公园玩秋千”,用 “去公园玩秋千” 的期待感促使他们愿意等待。
 
  通过游戏训练,在趣味中学习等待
 
  游戏是孩子学习技能的比较好方式,通过设计包含 “等待” 元素的游戏,能让自闭症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等待,理解等待的规则和意义。
 
  轮流游戏是基础的等待训练。如玩 “传球” 游戏: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好,家长先拿球,说 “现在轮到妈妈”,传球后说 “现在轮到你”,让孩子等待自己的回合。初期可以每轮只等待 1-2 秒,随着孩子适应,逐渐增加轮流的次数(如三人传球,等待两次才能拿到球)。
 
  “暂停” 游戏能提升主动等待能力。玩孩子喜欢的游戏(如搭积木、玩角色扮演)时,突然说 “暂停” 并做出暂停的手势,等待 3-5 秒后说 “开始”,继续游戏。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理解 “暂停” 就是等待,且等待后游戏会继续,减少因游戏中断而产生的抵触。
 
  模拟场景游戏能让等待技能迁移到生活中。例如,玩 “超市购物” 游戏:家长扮演收银员,孩子扮演顾客,当孩子想立刻拿到商品时,说 “请排队等待,前面还有人”,让孩子在模拟场景中练习排队等待;玩 “餐厅吃饭” 游戏时,让孩子等待 “服务员”(家长)上菜,练习等待食物的技能。
 
  明确规则,让等待有 “边界”
 
  自闭症儿童需要清晰、固定的规则来理解等待的要求,模糊的指令容易让他们困惑,进而拒绝等待。
 
  提前预告等待的场景。在进入需要等待的场景前,提前告诉孩子规则,例如:“我们现在要去游乐场,滑滑梯需要排队等待,轮到你才能上。” 同时,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说明等待的原因:“因为其他小朋友也想玩,所以要轮流。” 提前预告能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减少突发的情绪爆发。
 
  等待时提供 “可做的事”。避免让孩子在等待时无所事事,这会加剧他们的焦虑。可以让他们拿着喜欢的小玩具(如捏捏乐)、看一本简单的绘本,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用适当的活动填充等待时间。例如,排队结账时,让孩子拿着一个小玩具车在手里把玩,分散对 “等待” 的注意力。
 
  不轻易打破等待规则。一旦约定了等待规则,就要坚持执行,否则会让孩子觉得 “只要哭闹就能不用等待”。例如,约定 “看完这集动画片就关电视”,即使孩子哭闹,也要温和而坚定地执行,同时说 “我们约定好了,看完这集就要等明天再看”。坚持几次后,孩子会逐渐明白规则的严肃性,减少因试图打破规则而产生的哭闹。
 
  处理等待中的情绪爆发:保持冷静,引导替代行为
 
  即使经过训练,自闭症儿童也可能在等待中出现情绪爆发,此时家长的应对方式至关重要,处理不当可能会强化 “哭闹能避免等待” 的认知。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要保持冷静,避免大声批评或妥协(如立刻满足需求)。可以蹲下来,用平静的语气说 “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但我们需要等待”,同时出示等待卡片或计时器,提醒孩子规则。如果孩子情绪激动,可以先带他到安静的地方,等他稍微平静后,再重复等待的要求。
 
  同时,教孩子用替代行为表达需求,而不是通过哭闹。例如,教他们说 “我等不及了”“快点好吗”,或做一个 “着急” 的手势。当孩子用替代行为表达时,及时给予回应:“我听到你说等不及了,我们再等 1 分钟就好。” 让孩子明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比哭闹更有效。
 
  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会等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一致性和科学的方法。随着训练的深入,孩子的等待时间会逐渐延长,情绪控制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为他们融入集体、适应社会规则扫清重要障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在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中,将 “等待技能” 作为重要内容,结合孩子的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医院的康复师会通过结构化训练、游戏互动等方式,利用视觉工具、正向强化等技巧,帮助孩子逐步提升等待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康复师会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巩固训练成果,例如如何设定合理的等待目标、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爆发等,形成 “医院训练 + 家庭巩固” 的协同模式。医院还会通过模拟集体场景(如排队取玩具、轮流游戏),让孩子在实践中练习等待技能,提升适应能力。
 
  如果您在帮助孩子学会等待方面遇到困难,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医院位于广东省荔湾区南岸路 18 号后栋,始终致力于通过科学的干预,帮助自闭症儿童掌握必备的社会技能,更好地融入生活。

天使医生

  • 30余年儿科临床经验,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擅长矮小症、性早熟、脑瘫、癫痫、自闭症、发育迟缓等疾病治疗。

    了解详情
  •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发育行为主任医师,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诊治。

    了解详情

天使环境

  •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以"海洋世界"为主题,藉着小海豚的"海上救生员"的美名,设计和构筑了一家"海洋世界"一样的儿童医院。

  • 候诊区

    候诊大厅的湛蓝色的天花吊顶灯,是蓝天和白云,是静谧和安宁,简约温馨的设计,让人的心情顿时阳光起来。

  • 二楼走廊

    二楼走廊外的墙面,大片墙绘营造出的海洋世界陪伴孩子们候诊。甚至休息区的座椅都是五彩缤纷、充满童趣。

  • 住院病房

    采用鹅黄色作为主色调,减轻孩子的焦虑和压力,画作装饰环境,使患儿的住院康复治疗生活有了些奇幻意境。

医院简介来院路线
门诊时间
8:30-18:00
医院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1号
小儿发育行为

多动症

抽动症

语言发育迟缓

自闭症

智力低下

发育迟缓

小儿内分泌

矮小症

肥胖症

性早熟

遗尿症

小儿神经问题

癫痫

脑瘫

脑发育不良

脑炎后遗症

共济失调

肌张力异常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1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粤(A)广(2020)第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