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高的表现和危害
肌张力高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脑部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以下是肌张力高的一些主要表现和潜在危害:
一、表现
1. 姿势异常:儿童肌张力高可能会出现肢体运动减少,动作生硬、刻板,如走路时脚尖着地,双下肢交叉形成剪刀腿,握拳时拇指内扣。
2. 肌肉强直:表现为肌张力明显亢进并持续存在,类似抽搐,常见于重症婴儿,如去大脑强直。
3. 肌张力不协调:伸肌和屈肌张力不平衡,可能导致手足徐动。
4. 畸形:脊柱可能向后突起或侧弯,髋关节保持一定紧张度,无法完全伸展,引起肢体动作的畸形。
5. 其他表现:肌张力高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抽搐症状,以及持续性哭闹、入睡困难等问题。
二、危害
1. 影响运动发育:肌张力增高会影响儿童正常的大运动发育,严重者可能影响精细动作,如抓握、拿、捏等。
2. 智力发育影响: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逻辑思维能力差等症状。
3. 情绪异常:患儿可能表现出持续哭闹、入睡困难、喂养困难等症状。
4. 日常生活影响:肌张力高可能导致患者疼痛,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
5. 身高和语言发育影响:肌张力高的孩子身高可能比正常人低,语言发育可能迟缓。
6. 构音和听力影响:肌张力高可能导致构音、发音障碍,以及听觉系统出现变化。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肌张力高的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