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常见症状与早期信号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是密切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儿童抽动症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了解其常见症状与早期信号,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一、常见症状
(一)运动性抽动
1. 简单运动性抽动
- 眨眼:这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孩子会频繁地眨眼睛,有时是快速地眨动,频率可能比正常眨眼高出数倍。这种眨眼往往不受孩子自己控制,即使在提醒后也只能短暂克制。
- 耸肩:肩膀会不自觉地向上耸起,幅度大小不一,有的孩子可能只是轻微地耸动,而有的孩子则会大幅度地将肩膀耸至耳部附近,且发作较为频繁。
- 歪嘴:嘴角向一侧歪斜,可能会伴随一些奇怪的面部表情,比如同时挤眉弄眼等。这种动作通常突然发生,没有明显的诱因。
- 点头摇头:头部会不自主地进行点头或摇头动作,速度可能时快时慢。例如,在安静看电视或写作业时,可能会突然出现连续几次的点头动作,然后又恢复正常。
2. 复杂运动性抽动
- 甩手或搓手:孩子会反复地甩动双手,动作可能比较急促,或者双手相互搓动,像洗手一样的动作,但并非真正出于清洁目的,而是一种不自主的行为。
- 旋转身体:身体会向一侧或多方向进行旋转,有时可能在行走过程中突然开始旋转,旋转的圈数和频率不定。这种动作可能会让孩子在进行正常活动时受到干扰,比如在教室里走动时突然旋转,影响到周围同学。
- 模仿动作:会模仿他人的动作,可能是身边家人、同学的动作,也可能是从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的动作。这种模仿并非有意识地学习,而是不由自主地做出相似动作。
(二)发声性抽动
1. 简单发声性抽动
- 清嗓子:孩子会频繁地清嗓子,发出类似“吭吭”的声音,声音较为单调,在一段时间内会反复出现。这种清嗓子与因咽喉不适偶尔清嗓子不同,它不受孩子主观控制,即使嗓子并不觉得有异物或不舒服,也会持续清嗓子。
- 吸鼻子:发出类似“嗤嗤”的吸鼻子声音,就像鼻子不通气时试图吸通一样,但实际上孩子鼻腔并无堵塞问题。吸鼻子动作较为频繁,可能与其他抽动症状同时出现。
- 咳嗽:表现为突然、短促的咳嗽声,与感冒咳嗽有明显区别。感冒咳嗽通常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涕、发热等,而抽动症的咳嗽是无明显诱因的,且咳嗽的节奏和声音特点较为特殊,往往是单一、快速的咳嗽。
2. 复杂发声性抽动
- 重复语言:会重复自己刚刚说过的话,或者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例如,家长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孩子可能会回答“今天在学校怎么样?”这种重复并非故意为之,而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 秽语:部分病情较重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秽语症状,即说出一些不文明、粗俗的话语。这种秽语通常是突然爆发,孩子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说出,这不仅会给孩子自身带来心理压力,也可能在社交场合引起尴尬。
二、早期信号
(一)行为异常
1. 小动作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比如在安静坐着时,手指会不停地敲打桌面,或者脚在地上不停地抖动。这些小动作虽然不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但如果频繁出现且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是抽动症的早期信号。
2. 注意力不集中:与正常孩子相比,患有抽动症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课堂上,可能会因为不自主的抽动症状而分散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老师的讲课内容。写作业时也会频繁地被自己的抽动动作打断,导致作业完成时间延长,错误增多。
3. 情绪波动:早期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不稳定,比如容易发脾气、烦躁不安。原本性格温和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对一些日常小事过分担心,这可能与身体内神经递质的失衡以及抽动症状带来的不适有关。
(二)睡眠问题
1. 入睡困难:抽动症孩子在入睡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躺在床上会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这可能是因为身体的抽动症状在安静状态下更加明显,身体的不自主运动让孩子难以放松,从而影响入睡。
2. 睡眠中抽动:即使在睡眠状态下,孩子也可能出现抽动症状。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在睡梦中会突然出现肢体的抽动,如手臂突然抖动、腿部踢动等,这些抽动动作可能会导致孩子睡眠质量下降,甚至惊醒。
儿童抽动症的症状和早期信号表现多样,每个孩子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干预,帮助孩子更好地恢复。